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。”大唐诗人王勃写下的这篇《滕王阁序》,文辞华美,通篇用典,被誉为千古绝唱,滕王阁也因此显名于世。可是,很多人却不知道滕王阁背后主人李元婴的故事。
李元婴是李渊第二十二子,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。李元婴九岁那年,就被父亲封为滕王。可是这位滕王却是一位大名鼎鼎的纨绔子弟,他刚到滕州,就大兴土木,到处修建宫殿楼阁。唐太宗李世民见弟弟太过奢侈,就将他贬到苏州,想让他反省一下。
可这对李元婴来说一点用都没有,他辗转苏州、洪州多地,每到一地就大兴土木,建造宫殿,到处都是以滕王命名的楼阁。
唐高宗李治即位以后,将李元婴调往阆中,任隆中刺史。这其实是李治对李元婴的有一次警告,但李元婴却不以为然,他仿照宫苑的格局,在嘉陵江畔的玉台山腰建起了一处规模宏大的行宫,这就是杜甫诗篇中的阆中滕王阁。
当然,纨绔不能只爱宫殿,美人也是必不可少的。李元婴十分好色,他妻妾成群却还不满足,有一次甚至把手动到了下属妻子的身上。谁曾想这位女子性格刚烈,拿起鞋子就往李元婴脸上甩,甩完耳光以后,这女子在李元婴的乱上又留下了几道血痕。众人连忙将两人拉开,李元婴这才脱难。
展开剩余54%这件事传出去以后,宗室中人都嘲笑李元婴。李元婴不仅不将这件事按下去,反而遇人便说调戏女子的不是自己,挨打的也不是自己。这样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举动让李元婴沦为笑柄,人们都把他当作傻子。
可是,谁要是真的将李元婴当作傻子,那才是真傻子。李元婴出生于深宫中,自幼接受皇家教育,才华横溢,风流倜傥,精通音乐、舞蹈、绘画,他创造的“滕派蝶画”被誉为中华瑰宝。而且,李元婴纨绔不假,但从不出格,他从不结党营私,也不蓄养私兵,他将钱全部用来建造楼阁,风花雪月。平日里李元婴干的也都是拿着弹弓打路上的行人,没事跑田里兜一圈这样的事情。
高宗对于这位皇叔看的很清楚,他曾在一次赏赐亲王的时候,给其他人五百匹丝绸,却只给李元婴两车麻绳。李元婴问这是为何,高宗意味深长道:“滕王的钱已经足够多了,不需要再要赏赐了。”回去以后,李元婴立刻拿出剩余的钱财,又修建了几座宫殿。
其实,李元婴才是真正的聪明人,他明白,只有对皇权没有任何威胁,自己才能逃过劫难。事实证明,李元婴做对了。武则天执政时期,诸王几乎被清洗干净,但武则天却从未动过李元婴,他的十八个儿子也全部躲过劫难,有的还被武则天授予官职。有时候,聪明未必是真聪明,懂得装傻,才是生存之道。
发布于:天津市